业余乒乓球界,始终有“器宗”与“技宗”之分,两大派别始终在各自强调器材和技术的重要性,论坛上也是喷的昏天黑地,玩器材的笑话玩技术的:天天练基本功你还能打专业吗?玩技术的笑话玩器材的:拿着超张有什么用?连个拿成品拍的都打不过!进入大球时代之后,器材与技术的争论再次甚嚣尘上,到底孰优孰劣,想必心中自有定论。
(一)练技术是必经之路
很多球友打乒乓球时候往往将水平提高不了归咎于球的性能,然后对球拍进行升级,从底板到套胶,这类球友往往没有多少钱烧底板,而且还不喜欢换底板,但是往往因为水平提高缓慢,就误入歧途了。试图想去利用这种方法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在个人看来这种通过更换器材提高技术是不可能实现的,往往更换来更换去,技术不仅没有提高多少,反而浪费了大量的金钱?
很多球友往往觉得器材就是一切,器材固然主要,但我讲的基础更多是技术,在很多乒乓球微信群里,都有大量的乒乓球爱好者,他们充满了对乒乓的热情和热爱,但是也有部分人会纠结于器材的好坏,而在我看来是他们的技术出了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在初级阶段球友们应该选择一些可以扎实基本功的底板,为自己打好基础,不要先去迷恋什么贵的好的国手用的,什么超张,什么狂飙龙等等。举个例子,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是最重要,但是它在地下面,大家都看不到,所以打乒乓球不要先考虑使用多么贵的装备,要先考虑为以后的技术提高做好准备,为你以后使用光纤亮丽的板做更好的准备,反之,你没有最好的技术基础,你使用1000+大洋的底板你连它一半的性能都打不出来,我也只能说是暴殄天物,虽然你有财力购买,但是对你球的改善永远无济于事。因此,很多初级球友来征求我的意见时,我往往推荐的底板往往是有个性但共性更多的纯木底板。
(二)好底板助一臂之力
当你练了一段时间的技术,有了一定的基础的时候,你需要用更好的底板来助你一臂之力,这时候底板的好处才显示出来,根据自己的打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底板,业余球手尽量扬长避短,和自己打法越接近越好,当然这个也不是越贵越好,贵的板子有他贵的道理,但同时你也要考虑你的真正经济基础—就是口袋里的money和你是否能驾驭,一款你不能驾驭的高价版无异于鸡肋。
一款好的底板的条件是重量、厚度、拼接、刚性、韧性、回弹率、重心、衰减率,可以说这些东西不会出现在同一块底板上都是最佳的,但是他们有多种多样的排列组合,你要选择一款适合你自己的最佳组合的底板,而我也可以说现在市场上的底板可以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
所以说在这个阶段你要做的就是选择一块好的底板持续的打下去,而不是换来换去,或许你会说你不会选择,现在就显示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好处,你可以大量的咨询询问从而为自己提供便利,不要草率的选择看别人打的好的哪块和哪个国手的哪块,因为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很大,水平差距也很大。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配好自己的套胶,配不到适合自己套胶往往也是失败的,一块好的底板或者说很贵的底板你配训练套往往是发挥不出它的性能,在现实生活中这就是烂尾楼。
说了这些,会有人问了我还是不会选择怎么办,你可以去精英论坛找找或者咨询一下有经验的球友,他们都会给你最大的帮助。
(三)适合的套胶画龙点睛
在你选择了一块好的底板以后,套胶就成了重中之重,就像你得到了一把绝世好刀但是它没有开刃你拿它杀不死人,而套胶的作用就是给这把绝世好刀开刃使得其无比锋利。
套胶在市场上可以说超过上千种,同一块底板搭配不同的套胶也会发挥出不同的性能,一块套胶可以赋予底板不同的属性,所以相同的底板在不同的人说中打法也会千差万异,以cl为例,你可以拿他配反胶打弧圈,可以配正胶打快攻,配正胶打一怪,配长胶打削球。
所以一块套胶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不一定多贵,但他与底板一定要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器宗中也经常对套胶进行比较,和哪款套胶接近,同时还从速度、旋转、力量上做详细的评测,可以给球友以直观的印象和感觉,或许我们很多人买不起贵族套胶,但是我们也可以选择性能相似相近的东西。但是我们同时要注意,往往厂商也会钻这个空子去误导球友,所以我们要做到相信口碑不相信广告。
有很多东西更适合纯木,有些东西更适合纤维,虽然都能打但是也有更适合,你不一定要每个都尝试配合,但是要学会听人劝吃饱饭,不要去太过执拗。听取更多的意见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当人类学会了聆听才是可怕的,以为学为己用是最快最直接的学习方法,这是成功的捷径。
今天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一个道理,要相配,相互融合,不要太过离谱。没有好技术却弄了个好球板只会让你更难受(有钱要面子的不在此类);有了一定技术的,却选择一块不适合自己底板的,他只会让你的水平再次下降;有了一定技术,球板选择ok却选择了太夸张套胶的,这种做法就是自废武功和自损兵刃。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