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正在步步逼近,目前国乒已经进入了封闭训练阶段,接下来将集中查漏补缺、迎接一个多月后的“大考”到来。而对于女队来说,实力强大的日本选手固然是大家备战的重点,但外协会的另一个群体同样值得关注,她们就是颗粒选手。
在整个巴黎奥运周期里,国乒主力曾多次不敌使用颗粒胶的运动员,近日印度教练科斯坦蒂尼甚至直言:“现在颗粒打法的重要性变得更大了,因为中国选手害怕颗粒打法。”那么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国乒又是否会在奥运会上再次爆冷输球呢?
首先不可否认,国乒主力在近三年确实输了不少颗粒运动员。众所周知,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与国际乒联器材改革的推进,横拍两面反胶打法已经在当今乒坛占据了绝对主流的位置,但也正因为如此,颗粒胶选手也变得“物以稀为贵”,一旦出现水平较高的运动员时其他对手很难适应,所以容易爆出冷门。
巴黎奥运周期到来后,国乒主力确实屡屡被颗粒选手突破,其中孙颖莎输生胶加防弧打法的A·穆克吉,王曼昱输长胶巴特拉、正胶袁嘉楠,王艺迪输长胶阿库拉、倪夏莲以及生胶木原美悠,陈幸同输长胶巴特拉、杨晓欣,陈梦/王艺迪输穆克吉姐妹,这些都是客观事实。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颗粒选手大多成绩一般,只能爆冷、难以持久。虽然经常能爆冷赢球,但客观来说,刚提到的这些外协会颗粒选手的成绩其实并不出众,无论是世界大赛还是平常的挑战赛,只要高手云集,她们就很难拿到冠军,即便突破了中国队但随后就立刻输球,有些人甚至根本没遇到高手就输得一塌糊涂。
以A·穆克吉为例,她是巴黎奥运周期罕见的能突破孙颖莎的外协会运动员,而且是在世界锦标赛上做到这点,然而平时比赛的成绩却惨不忍睹,以至于现在仅排名世界第141位,连巴黎奥运会都没选上,所以我们也没必要把颗粒选手们看得太重。
此外,颗粒选手“吃生怕熟”,多交手、多研究后威胁就直线下降了。两面反胶之所以成为乒坛主流,原因就在于它全面、能兼容各种击球情况,而颗粒胶就做不到这点,属于特长突出、漏洞明显:长胶擅长制造旋转变化,但主动发力进攻质量不高;正胶、生胶速度快,但旋转弱的问题显而易见。
顶尖高手之所以会输颗粒运动员,主要是不适应她们的球路,但如果熟悉的话就很容易反败为胜;至于有些水平不高的选手在遇到颗粒胶时没有心理包袱,直接就开长球打相持,反而容易占据主动,所以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对付颗粒选手绝对不能慌,必须沉着冷静。
如果国乒在奥运会上遇到颗粒选手,只要不紧张、放平心态就问题不大。如前所说,颗粒选手是以怪取胜,仗着同类型打法的运动员少打“信息差”,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乱拳打死老师傅”。而对于实力强大、基本功扎实的国乒主力来说,如果她们自己能静下心来与颗粒选手周旋的话,赢球问题是不大的,但怕就怕出现紧张情绪。
比如王曼昱此前若非背负了奥运竞争的心理包袱,或许就不会输巴特拉了——奥运会这种大赛给运动员制造的压力之大更是可想而知,而外协会选手遇到国乒主力肯定也是抱着拼的心态,所以我们的选手就更得保证自己不紧张,否则对付颗粒胶就很容易失误输球。
那么大家觉得是否会有颗粒选手在奥运会上再次爆冷?国乒能否避免在巴黎重蹈覆辙?欢迎留言写出自己的看法吧!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