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历朝历代大多采用的都是年号纪年方式,诸如宣和四年、康熙二十五年等等,汉武帝之前则使用帝王纪年,如汉高祖五年等等,但不管怎样,都是多少多少年,即使到了今天也是称作2023“年”。
然而在中国历史中,就是有这样一个朝代,有这样一位皇帝,非要玩一个新花样,他把“年”改称作了“载”,这位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那么他又为什么把“年”改称为“载”呢?
唐玄宗
咋听起来,“年”和“载”并没有什么区别,“三年五载”的,不都是指365天吗?
其实,这里面是有很大玄机的,李隆基费尽心思的改“年”为“载”是在公元744,《新唐书》记载:“三载正月丙申,改年为载”,这个正月丙申就是正月初一,但还是没有说明,李隆基为何好端端的要把“年”改成“载”。
这里我们就要好好的探讨下“载”的意义了,《尔雅.释天》曰:“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原来在先秦时代,“载”是尧舜对于“年”的称谓,尧舜是什么人啊,那是千古明君,是帝王的楷模。
唐玄宗把“年”改成“载”,很明显是在向古代贤王致敬,向尧舜看齐,他觉得大唐王朝在自己的手中达到了鼎盛,开元盛世的大好局面,让李隆基感觉非常良好,开疆扩土、万国来朝,“天可汗”的称谓,让他真觉得自己是“圣人”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觉得自己就是尧舜再世,国号又为唐,于是他颁布了《改天宝三年为载制》,其中记载:“历观载籍,详求前制,而唐虞之际,焕乎可述,用是钦若旧典,以协惟新,可改天宝三年为三载。”
从那时候起,“天宝三年”就变成了“天宝三载”,李隆基满意的接受群臣朝贺,就好像他的大唐盛世真的可以千秋万代一样。
但可惜,改年为载的14年后,唐朝就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玄宗仓促间不得不逃往蜀中避难,不但失去杨贵妃,还失去了帝位。
天宝十五载,他的儿子唐肃宗李亨继位,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这时的李隆基应该是五味杂陈的,但也无济于事了,这之后李亨还继续使用了3年的“载”,公元758年,李亨废除“载”的用法,改元为乾元元“年”,“载”的这一用法一共只存在了16年。
全国服务热线